孙伟锋:种植“小白”变身科技“达人”

新闻焦点 2025-09-15 04:32:08 27429

在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前洲街道新美家庭农场里,小白一个年轻的孙伟身科身影踩着平衡车,顶着烈日穿梭在田埂间,锋种吉祥如意网细致地巡检着每一处瓜果大棚——这位新农人,植变正是技达孙伟锋。

2021年,小白这个“00后”辞去城市工作,孙伟身科转身扎进自家农场,锋种与父亲并肩耕耘,植变将日子“种”成了心之所向的技达模样。

“回来做农业,小白一半是孙伟身科吉祥如意网热爱,一半是锋种牵挂。”孙伟锋说,植变父亲种了一辈子地,技达家里150多亩农场几乎靠他一人扛,每天天不亮就下地忙活,“看他太累,便决定回来搭把手。”在孙伟锋看来,如今的农业种植早已跳出“经验至上”的老路子,科技的分量愈发凸显。作为年轻人,他想带着创新精神让这片土地焕发更大生机。

眼下,农场里11亩葡萄地迎来丰收,连片的藤蔓间藏着沉甸甸的期待。大棚里,物联网喷灌设备悄悄运作,这是孙伟锋埋下的“科技种子”。“有了这套设备,浇水施肥能掐着点来,手机上就能看葡萄‘状态’,管理变得轻松多了。”他笑着说。

烈日下,棚内温度高达40摄氏度,孙伟锋仍常常钻进藤蔓间查看长势。瞧见烂果,便细心剪去,发现叶子上附着蚜虫,就用沾了清水的软布轻轻擦拭,连叶背的缝隙都不放过。被问起累不累,他抹了把额头的汗:“现在干什么不辛苦?但能帮家里,还能学本事,累点也值。乡村本就该由我们年轻人扎下根来。”

从小听着田埂上的故事长大,又得父亲手把手指点,孙伟锋用一年多时间从种植“小白”蜕变为行家里手。西瓜、南瓜、小番茄、葡萄、橘子……从选种、栽植、除草、采摘到销售配送,农场里的每颗果子,都装着他熟稔于心的门道。

在精进种植技艺的同时,孙伟锋始终坚持绿色生态种植,农场里的瓜果都按绿色标准种植,他总说:“种植得跟作物‘谈心’,少用农药化肥才是本分。”这些年,他还跑遍南京、上海的农场“取经”,带回冰激凌西瓜、草莓番茄等新品种,连黄岩蜜橘也被他成功移栽到了农场里。

在孙伟锋的规划中,农场不仅是生产基地,更是农业知识传播平台。今年以来,新美家庭农场共接待研学团队20余个,孩子们在这里化身一日农夫,辨识瓜果,体验采摘,了解瓜果从开花到结果的全过程。他还通过直播拓宽销路,让瓜果顺着网线走到江浙沪,甚至到北京的餐桌上。

怀揣着对农业的热忱,工作之余,孙伟锋还走上讲台分享种植管理经验,号召更多有志青年投身乡村,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。这些年,在他的悉心打理下,农场经营得有声有色,先后获得“江苏省示范家庭农场”“江苏省百佳家庭农场”“无锡市示范家庭农场”等荣誉称号。

“现在农场正进行智慧化改造,效果已经很明显了。”孙伟锋介绍,智慧农场管理实现了“云种田”,一个人就能管过来——不仅解放劳动力,还让瓜果产量增产10%,品质也大幅改善,农场年收益已突破300万元。“智慧农业是必然趋势,我会一直沿着这条路走下去。”他坚信,自己的农业梦想,在不久的将来定能成为参天大树。


(责任编辑:高原)

本文地址:http://fushun.70man.com/html/514f53898947.html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全站热门

中国依然是外资企业青睐的全球投资热土

一大批与非遗相关代表建议“落地生花”

博物馆取消“闭馆日”,为这样的创新探索叫好

银发列车游2027年覆盖全国

人大常委会丨报告显示: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“双碳”工作取得显著成效

友情链接